我行动态
返回
  中  小 打印 关闭

夏宴,竹荪鲜百味 —— 爽银“县”在出发,看贵阳银行助力织金竹荪产业撑起“致富伞”

来源:总行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7-22

      黔山深处,峰峦叠嶂。大暑热浪在贵州织金的山林间弥漫,一朵朵竹荪,正悄然撑开泥土的寂静,亭亭玉立。昔日深藏林间的“雪裙仙子”,如今已化身成织金县乡村振兴路上最温润的一抹亮色。

      竹荪,以其优美的体姿、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被人们誉为“真菌皇后”,是最珍贵的食用菌品种之一。织金县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流域,水资源丰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为适宜竹荪生长,素有“中国竹荪之乡”的美称,是红托竹荪的原产地,产地覆盖了全县20余个乡镇。

      暑气蒸腾,贵阳银行织金支行市场营销部副经理张涛驱车前往桂果镇开展贷后回访,基地内白色智能菇棚纵横交错,竹荪长势喜人。贵州金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基地负责人李晓江带领着张涛参观菇棚,扑鼻而来的是泥土与菌类特有的清香。一朵朵身穿“洁白裙”、脚蹬“浅红靴”的竹荪破土而出,这些“雪白精灵”既是良好生态与科技加持的成果,也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源泉。

      “我们的菇棚全程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对菇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的精准控制。”李晓江介绍,智能菇棚的建成使用,为实现竹荪错季上市提供了可能,像这样的智能菇棚,公司共有29个,每个大棚可产鲜品约2580斤。

      随后,来到竹荪菌棒加工厂,恒温储藏室内排列整齐的竹荪菌棒“吹着空调”,等待出仓。“厂里标准化竹荪菌种生产线有4条,可生产优质竹荪菌棒600万棒,目前看到的这一批300万棒,9月就要销往云南、海南等地。”谈及织金竹荪市场,李晓江信心满满地说,不愁销路。

      发展至今,金荪公司已建成贵州织金竹荪科技创新产业园,主要开展织金竹荪品种选育、林下栽培、传统大棚栽培,以及固体菌种、出菇试验、新技术实验探索等工作。每年带动当地村民务工1200余人次,发放劳务费200多万元,每年培训竹荪种植人员500余人,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并回收成品。为进一步拓宽市场延伸产业链,金荪公司还开发了竹荪饮料、竹荪面条等特色产品,获得了一批忠实用户的支持。

      提到贵阳银行提供的便捷融资渠道和贴心的金融服务,李晓江赞不绝口。他说,从公司成立之初,贵阳银行就一路陪伴,贵阳银行的金融支持给足了企业阔步前进的底气。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贵阳银行的金融支持如细雨润物般正悄然滋养着这条特色产业链。伴随式的金融支持,精准滴灌到产业壮大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2019年贵州金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由于竹荪前期培育需要的原材料较多,资金周转问题一时让企业遇到了难题。贵阳银行织金支行获悉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到基地开展实地调查,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其经营特点和资金需求,为金荪公司量身定制融资方案,高效提供480万元资金支持,主要用于购买生产竹荪菌棒所需的木屑、麦麸、石膏、白糖、黄豆等材料,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随着金荪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2021年,贵阳银行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优化服务流程,快速为金荪公司发放500万元的贷款资金。2023年,贵阳银行再次向金荪公司提供了1000万元贷款资金支持。除了对金荪公司进行支持外,贵阳银行还对织金县的竹荪贸易商进行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支持,用于支持其在全县范围内收购竹荪进行贸易销售。

      多年来,贵阳银行织金支行围绕当地这一特色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以“金融底肥”精准滴灌,为当地竹荪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贵阳银行织金支行累计为当地竹荪产业提供贷款资金2040万元,全力推进织金竹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在金融源泉的灌溉下,织金竹荪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集竹荪菌种培育、竹荪栽培、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全县竹荪种植规模已达1.6万余亩,约7万农户投身竹荪种植事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年干品产量预计可达1600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8亿元。

      昔日深藏幽谷的“雪裙仙子”,今已翩然步入人间烟火。或入珍馐羹汤,或成养生佳品。从一朵菌菇到一条产业链,从山间野趣到万家餐桌,贵阳银行以“全程陪伴式”金融服务,让织金竹荪的鲜美,不仅在盛夏的宴会上绽放,更酿进了乡村振兴的绵长岁月里。